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RSS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环保新闻 >

不能以修复的名义破坏湿地

时间:2022-04-14 00:04 作者: 点击:

项目是其中颇受关注的一个,与此同时,中心,制订相应的修复计划或者是保护计划,常态性的开展调查和完善工作,未编制修复方案修复湿地或者未按照修复方案修复湿地,加强湿地修复工作
  不可否认,当前我国湿地修复存在一些乱象。有的地方究竟对湿地是修复,还是破坏?社会上存在一些争议。据2022年3月29日《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植被丰茂,水域幽深,碎石步道在林里弯弯绕绕,围堤形成的人工岸线外是白金色的沙滩—这是一些湿地经过“修复”后的样貌。没有被“修复”的湿地,则往往呈现连片的淤泥质海滩,随季节涨落的水域,从高处俯瞰仿佛是荒地,而这正是候鸟赖以觅食、停歇、繁殖的栖息地。现在,全国多个生态修复项目正在将湿地从后者改变为前者。

  江苏连云港市的连云新城“蓝色海湾”项目是其中颇受关注的一个。2021年5月24日,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向南京市中级法院提起公益诉讼,理由包括“该项目名为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实则是以牺牲自然岸线和滨海湿地为代价的开发建设”,该案获得法院立案审理。与此同时,上海南汇东滩正在建设的南汇嘴生态园—赤风港湿地(中心)项目也存在争议。这些项目受到质疑的核心,是它们在推动生态修复的同时,会不会破坏湿地原有生态功能,导致珍稀候鸟的栖息地丧失?是被侵占,还是被修复?

  笔者认为,湿地被称为城市之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义十分重大。必须依法保护湿地,防止以修复湿地的名义,行破坏湿地之事。最终导致湿地原有生态功能弱化甚至丧失,珍稀候鸟失去栖息地,或者湿地以修复为名被侵占,如此等等。

  笔者建议,要大力认真宣传,并组织学习2021年12月通过、将于今年6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在湿地修复和保护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应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湿地保护意识。新闻媒体应当开展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和湿地保护知识的公益宣传,对破坏湿地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其次,摸清我国湿地现状,制订相应的修复计划或者是保护计划。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提出2020年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2021年8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公布,湿地数据首次作为一级地类数据被公布。由于湿地二调按照国际规定将水域也纳入湿地计算,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湿地面积和水域面积加起来超过8亿亩,这意味着中国湿地的面积近几年来没有减少。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共有国际重要湿地64处、国家重要湿地29处、省级重要湿地811处,建立国家湿地公园899处。

  建议将湿地面积调查作为国土调查的一个重要部分,常态性的开展调查和完善工作,实时掌握我国的湿地面积、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等等。

  三是依法建立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湿地修复制度。《湿地保护法》第四十二条专门针对湿地修复,提出修复重要湿地应当编制湿地修复方案,重要湿地的修复方案应当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草原主管部门批准,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在批准修复方案前,应当征求同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水行政、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的意见。由自然资源、水行政、住房城乡建设等有关部门站在不同的角度共同把关,可有效防止湿地修复方案出现偏差。

  四是依法严惩未编制修复方案修复湿地的行为。《湿地保护法》明确规定,未编制修复方案修复湿地或者未按照修复方案修复湿地,将被处以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湿地保护法》第三十条还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鸟类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禁止在以水鸟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地区及其他重要栖息地从事捕鱼、控捕底栖生物、捡拾鸟蛋、破坏鸟巢等危及水鸟生存、繁衍的活动。”

  五是湿地修复要尊重科学规律,科学严谨。《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坚持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湿地修复工作,恢复湿地面积,提高湿地生态系统质量。

  修复湿地的环境影响评价不同于工业项目的环评,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要明确生物多样性等内容。当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规划设计单位在规划、设计生态修复工程时,未将生物多样性纳入考量。据专家介绍,生物多样性是衡量生态修复工程“伪不伪”的重要指标。规划设计阶段,就把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为生态修复工程的目标,建设单位和规划单位应清晰了解项目所在地现状有哪些常见物种、哪些珍稀濒危物种,历史上有哪些常见物种、哪些珍稀濒危物种。然后,在规划设计方案中应提出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在物种多样性恢复方面具体可衡量的指标,即经过修复后,要保持哪些物种不因工程而减少,哪些物种要因工程而恢复。工程建成后,再用这些指标是否能实现去检验是否达到规划设定目标,是否是真的生态修复。

  建议生态修复工程建成后,还应进行生物多样性成效进行跟踪评估,这样才能保障生态修复是真正的修复生态。

环保小常识 | 环保新闻 | 绿色环保 | 生态环保 | 节能环保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by 2014-2018人人环保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鲁ICP备11031579号